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

时间:2024-08-26 10:31:52
精选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三篇

精选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三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 篇1

我们这学期的前四周是毕业实习时间,之前我们分别进行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建筑施工与管理实训,这次是毕业实习。我们都很重视这次实习,因为这是我们在校期间最后一次有学校组织的实习了。我们专业一共分为八组,我就在第八组,有胡老师带领,老师说实习的工地可以自己找,我在同学的介绍下,在焦东塔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的一个旧房改造工地上实习。实习期间我经常和老师保持联系,每周都有回报实习进展和心得。在老师的热心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实习期间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实习中当遇到不懂得地方,我们都及时问指导老师,所以在实习中我们都感到收获很大,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20xx年2月28号我去了工地,见到了项目经理—刘经理,他很乐意接受我这个实习生,他给我安排了我的工作内容,我的工作是项目部里的施工技术员。本工程是一个旧房改造工程,工程是焦东塔东社区的医院综合楼,本楼房的楼房层数是三层,本楼是建于50年前,三层中没有构造柱和圈梁,只是楼板是现浇的混凝土楼板,这一点让我很惊讶,在50年前的设计师就已经利用了现浇混凝土楼板了。本工程为加固工程,是由焦作广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是由河南征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施工的;监理方是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进行监理施工的。本工程的合同工期为20xx年3月1号至20xx年9月1号。这次实习对我老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因为我之前还没有接触过旧房改造工程呢,因此我很重视这次实习。

这次实习对我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之前我实习过砖混结构、实习过框架结构的高层、实习过修公路;这次实习旧房加固改造,我还是第一次,对我这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为我的以后工作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实习中我经常看图纸和图集,因为我一开始对房屋加固的施工几乎是一窍不通,但经过我的努力,一个星期后我就能看懂是怎么一回事了,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嘛,只要把施工的细节搞清楚就行了。

现在把在工地学到的知识简单的叙述一下:

1、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介:

从结构抗震机理出发,抗震加固可以分为减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结构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线抗震加固法。减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大结构周期或加大结构阻尼来实现,一般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如增大墙体抗震性能的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增大结构整体性的压力灌浆加固法、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法、拉结钢筋加固法;通过增设抗震墙来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构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设墙体法等,这些方法施工相对简单,大量应用于多层的砖混结构当中,尤其是民用建筑中。多道抗震防线加固是建筑物采用多重抗侧力体系,第一道防线的的抗侧力构件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后,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立即接替,抵挡后续的地震冲击,可保证建筑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于倒塌。

从结构抗震加固方法上来讲,抗震加固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内加固法,夹板墙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结合砖混结构的层数及抗震鉴定的结果,需要在建筑外侧增加不同数量的构造柱,圈梁,以及保证构造柱、圈梁和抗震墙体协同工作的拉杆。这种方法一般不占用室内建筑面积,用于住宅楼,对住户影响较小,但对建筑立面造型影响较大;内加固法基本原理同外加固法,也需要增设构造柱,圈梁及拉杆,必要时,如原有墙体抗震不足,需加设抗震墙体或提高原墙体抗震能力,内加固法不会改变建筑立面造型,一般适用于公共建筑,特别是临街建筑;夹板墙加固法为在加固原有墙体抗震的基础上提高抗震性能,目前最常用的是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即在要加固墙体的单面或双面加设钢筋网,用锚筋、插入短筋、拉结筋等方法把钢筋网四周与楼板或大梁、柱或墙体连接。

2、如何增设圈梁和构造柱。

(1)增设圈梁:

1)加固依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第7.3.3条规定:外墙及内纵墙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内横墙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

2)加固方法:圈梁有外作、内作和在墙体上做,内作外作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所以选择在墙体上作。根据规范第7.3.4条规定纵筋不小于4phi;10,箍筋不小于phi;6@250,截面高度不小于120mm。

如果板下皮距门、窗口上皮间距为300mm,也符合砖的模数,则圈梁高度取300mm,符合抗震规范要求。

纵向筋取4phi;12,符合抗震规范要求。

箍筋若按规定取phi;6@250,箍筋穿透墙体则需每隔250mm在墙上打孔一个,这样既破坏了墙体的整体性,施工也困难。采用加大箍筋直径和间距的方法,实配箍筋phi;12@600,为保证上下皮纵筋位置,在墙两侧加phi;6@300的附加钢筋(见图一中④号钢筋)。

3)施工方法:a、墙两侧去除抹灰层,全长开槽,深30mm,高度300mm;b、每隔600mm上下各打一孔,直径为30mm-50mm,用于穿过③号钢筋;c、墙侧在放置②号钢筋处,去掉抹灰,将砖缝剔凿,深10-20mm;d、放置②号纵筋,穿过③号箍筋与②号纵筋绑扎,同时绑扎内侧④号钢筋,②、③、④号钢筋就位后,将孔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牢;e、放置①号纵筋并与③箍筋及④筋绑扎;③号箍筋搭接焊牢,焊缝长度lw=120mm,焊缝高度hf=5mm;f、内外两侧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将墙上的槽抹平,再装饰恢复。

外墙圈梁圈梁高度、配筋均同内墙圈梁,施工时,在外墙内侧均剔凿砖缝10-20mm,放置纵筋,其他施工方法均同内墙圈梁。

4)纵横墙交接处处理:

在横墙上,与纵墙圈梁纵筋对应部位,打孔30-50mm,将横墙圈梁纵筋穿过并水平弯折,弯折长度为30d,与纵墙圈梁纵筋绑扎,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塞实。

(2)增设构造柱

根据规范(GB50011-20xx)第7.3.2条,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240mmtimes;180mm,纵筋不小于4phi;12,箍筋不小于phi;6@250,本工程补做构造柱采用350times;180mm,纵筋6phi;12,箍筋采用phi;6@200。

补做构造柱的难点是:一是与原有墙体的可靠连接;二使如何穿过原有楼板。下面就是这两点分别阐述:

1)构造柱与原有墙体的连接。

构造柱均放置在内外墙、纵横墙交角处或楼梯拐角处,本工程采用销键法与捆绑 ……此处隐藏5395个字……责,安全施工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民生工程。

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 篇3

一、 实习时间

20xx年3月4日――20xx年4月10日

二、 实习单位

重庆艾超制冷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三、 实习内容

每个毕业生都必须有一定的实习阶段,通过实习一是可以检验一下我们在校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一是可以使我们得到锻炼,提升我们的个人能力,同时减少我们适应社会角色的时间。通过实习,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掌握自己,给自己今后的就业和工作选择提供最好的教材。

我很看重也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我用心去经营这份人生的第一份特殊任务,好好把握,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完成了我的实习。

(一)、实习公司概况

重庆艾超制冷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始终致力于清洁环保能源开发应用的专业性高新技术企业,集科研、生产、经营与一体。形成了集设计、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的一整套体系,向客户提供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完成了地源热泵项目工程40多万平米。

主营业务为:制冷设备的维修,保养,中央空调清洗及水质处理等,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开创了利用城市原生污水源作为热泵冷热源为建筑物供暖空调的应用先例。专利产品水煤浆生产、水煤浆制浆设备、水煤浆锅炉开发应用;地下水综合开发与合理。

利用为主业;在节能、水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得到了环保部门、建设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实习主体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将完成我的大学生活,迎来毕业前的又一次挑战―――实习。这次,我实习的内容是有关污水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的方案设计以及设备的选型等。因为这三种热泵系统为本专业新型技术,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相关知识较少,相关书籍也比较缺乏, 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难度的。刚进入公司的前一个星期,公司领导安排上午工作,熟悉各个系统,下午让技术部相关人士给我授课。使我在短短的一星期内,就已经将各个系统的关键技术、系统组成、方案报价、机房布置等相关知识了如指掌。下面就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所获所得吧。

1、、污水源热泵

(1) 污水源热泵系统

第一代系统有防阻机(哈工大的专利),因为第一代产品技术还不太成熟,产品有一定的瑕疵,根据用户反映运行效果也不太好,在这里就不再聱述了。第二代系统如图1所示,采用闭式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先通过流道式污水换热器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清洁水(起中介导热作用,又称中介水),中介水再进入热泵机组进行冷热量转换。全系统分为三个子系

统:(1)污水开式子系统(2)中介水闭式子系统(3)末端循环水子系统。现在也已经有了第三代产品,就是污水直接进热泵机组(污水只是经过一下初过滤――全自动液体过滤器),不再经过换热器,当然也没有换热器了。也许会有好多人担心污水会腐蚀、堵塞机组或者在机组中结垢,但请相信科学的发展,机组管路系统内壁涂有一种纳米涂层,能够有效的解决污水的腐蚀、堵塞、结垢问题。至于机组的寿命,厂家承诺的是15年,但现在还无可考证。

污水源热泵工程的建设,除了需要按建筑用水量建设污水泵站蓄水池外,按单项建设一般可分为:

(1)污水的取水和排水系统工程建设

(2)水泵、换热器、热泵机组购置及安装,按工程需求量

(3)热泵机房管线等安装建设

(4)热泵站低压配电控制系统建设。

(2)污水源热泵的优势.

1、城市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能实现冬季供暖、夏季空调、全年生活热水供应(很廉价的热水供应方案)、夏季部分免费生活热水供应。城市污水热泵空调是一项高新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及经济效益,符合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2、城市污水源热泵机组以污水为冷热源,冬季采集来自污水的

低品位热能,借助热泵系统,通过消耗部分电能(1份),将所取得的能量(大于4份)供给室内取暖;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释放到水中,以达到夏季空调的目的。它有以下特点。

a、环保效益显著

城市污水源热泵是利用了污水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供热时省去

了解燃煤、燃气、然油等锅炉房系统,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污染;供冷时省去了冷却水塔,避免了冷却塔的噪音及霉菌污染。不产生任何废渣、废水、废气和烟尘,环境效益显著。

b、高效节能

冬季,污水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所以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

高,能效比也提高。而夏季污水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使得冷却效果好于风冷式和冷却塔式,机组效率提高。

C、运行稳定可靠

污水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其波动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的变动。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水体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不存在空气源热泵的冬季除霜等难点问题。

d、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

此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生活热水供应(夏季免费)等。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

2、地源热泵

(1)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设计的关键是在打井数(地埋管长度)的确定上,而地埋管的设计需要建筑的冷负荷、热负荷。地埋管在夏季向土壤的散热量为建筑物总的冷负荷值,热泵机组的功率以及设备的散热量之和;冬季从土壤中吸收的热量为建筑物的总热负荷与热泵机组功率的之差,

故夏季散热量远大于冬季,初步确定应按照夏天的最不利工况进行计算。根据经验值夏天的单位孔深的传热量为60-70w/m.而打井的具体深度就应该根据当地地质条件来定了。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施工前一定要做该地区土壤的热响应试验。

(2)地埋管的布置

考虑现场可用地表面积、当地土壤类型以及钻孔费用,确定地埋管采用垂直竖井布置,还是水平布置。根据埋管方式不同,垂直埋管大致有3种形式:(1)U型管(2)套管型(3)单管型。本工程采用每个竖井中布置单U型管。因套管型的内、外管中流体热交换时存在热损失,单管型的使用范围受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而U型管应用最多,管径一般在50mm以下,埋管越深,换热性能越好,其中使用最普遍的是每个竖井中布置单U型管。地下热交换器中流体流动的回路形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串联系统管径较大,管道费用较高,并且长度压降特性限制了系统能力。并联系统管径较小,管道费用较低,且常常布置成同程式,当每个并联环路之间流量平衡时,其换热量相同,其压降特性有利于提高系统能力,因此,本次工程中采用并联同程式。管材选用的是聚乙烯(PE)管材。

(3)土壤热泵中央空调的优势

1.技术成熟:本系统在北欧、北美已普遍应用近30年,技术成熟、可靠。

2.运行节能:土壤源热泵夏季冷凝温度比风冷热泵低。冬季利用地下土壤热量供热比风冷热泵COP(能效比)值高出40%左右,运行费

《精选建筑工程毕业实习报告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